信息公开
首页 学校官网 新闻中心 信息门户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知行中华 | “大国边疆“实践团赴青海大通 “祁连山下望长城,同心共聚中华情”

作者: 来源:实践团更新时间:24-08-21 10:43

新闻网讯  7月14-19日,中央民族大学“大国边疆”青海社会实践团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互助县、门源县等地调研。此支实践队伍也是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日报联合开展的“沿着长城看中华”社会调研活动的15支队伍之一,师生们前往青海开展调查采访,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长城岁月,书写“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新故事。

“大国边疆”实践团的调研第一站来到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南麓,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最高可达4200米,天然的险峻地形为长城修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这里,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蜿蜒横亘于山脊,向世人讲述着悠久的长城历史;在这里,31个民族共同生活,谱写出民族团结的壮美篇章。

通过文物看长城 西北屏障戍边关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实践团在大通县民俗博物馆详细了解了大通县的民族构成、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等情况。从一件件文物中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讲解员的解说中进一步与长城历史对话,师生实践团深刻地感受到长城文化的悠久与重要意义。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实践团重点了解了大通段的明长城历史和当地的长城保护特色——联合检察院设立保护长城的保护机制。

112B1

24943

地方志里话团结 长城故事永流传

大通境内的明长城,始建于明代隆庆六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大通段的明长城不仅保存得相对完好,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故事。大通县作家协会主席韩福良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长期致力于挖掘与整理这些长城故事的文化守护者。从1986年起,他便着手搜集明长城故事。在当时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情况下,他仅凭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小挎包和旧自行车穿梭于山路田间,耐心聆听居民讲述勇气、团结与文化传承的往事,如收集珍珠般串联起历史长链。没有现代记录设备,一支笔,一盏灯,虽手酸,韩福良先生但却满怀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当前,韩福良先生等人已经搜集整理了超过26万字的明长城故事资料。

长城的故事,是坚守和热爱铸就的历史画卷,是用岁月和奉献谱写的不朽篇章。大家在韩福良先生的讲述中感受文化传承的“数十年如一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长城的故事,需要中华民族共同记录。

那知青海城头事,知行合一护长城

生在长城脚下,长在长城脚下,似乎是对张旻最好的写照。张旻是一位青海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自2019年开始,他对长城进行系统性研究,从文献资料到实地勘探,如今已走遍青海省境内的长城。在他的带领下,实践团师生来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明长城遗址公园,实地探访和考察大通县明长城。

张旻置身山色林间,边走边向实践团师生介绍,在这里,“长城”以前叫作“边墙”,长城虽然是政权与政权之间的军事防御设施,但绝不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隔墙。它没能阻隔过哪个民族,也没有阻挡过任何文明之间的交流。自“隆庆开关”后,长城的对抗性逐渐减弱,反而成为秩序的维护者,贸易往来、文明互通成为它的主旋律。今天的大通明长城脚下居住着汉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人民,农历六月初六老爷山“花儿会”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事,更加反映出长城在民族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过去孩子们在课文中学到长城这一课时,只会想到八达岭长城等位于北京的长城,距离孩子们很遥远,但现在通过本地的宣传增加了当地民众对于长城的认知,老师会在上这课时告诉孩子们当地的西山上就有一道黄土墙,那就是长城,这增加了当地孩子的历史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因为我们就在长城脚下”。

近看长城,夯土之间的裂缝,是百年岁月留下的痕迹。实践团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悠久和个人的坚守,更是长城文化中蕴含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精神,风沙会扬走长城的土,却永远扬不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团结力。实践团将以调研青海长城现状以及保护状况为重点工作,持续构建“大国边疆”数据库、案例库、影像库,让青年足迹抵达长城脚下,用青年声音进一步讲好长城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书写“爱我长城 兴我中华”的历史新篇章!

上一条:校领导检查两校区秋季学期开学准备情况 下一条:榜样丨十佳大学生李宸:弘扬体育精神,讲好体育故事

Copyright@ 2018 -- 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