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8月30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苏德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三版修)》(民族教育卷)的修订专家审议会议在教育学院533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司长田联刚、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万明钢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孟立军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原民族教育处处长杨惠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陈·巴特尔教授等来自全国民族教育界的资深专家与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就《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卷)的修订工作提出了相关指导与修改建议。 此次《教育大辞典》(民族教育卷)的修订工作是在由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所主编的1998年9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第三次修订。在此次修订工作中,新增词条共445条,修订原版词条共275条,其中大修订185条,小修订90条。该项工作不但任务艰巨,工程量浩大,且该项工作的完成将会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因此,与会的专家与领导们格外重视此次会议的召开。
会上,在审阅了修订初稿后,田联刚率先发言。他指出,此本大辞典要具备三种性质,一是国际性。《教育大辞典》(民族卷)的出版要让国际上的人们了解我们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要彰显出我们中国的民族教育话语权。二是民族性。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政策,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三是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理解有时候是不一样,甚至是模糊性的,因此我们要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要具有辞典的权威性。 杨惠良和陈·巴特尔教授分别就名词术语和概念的界定上指出要明确其内涵性和外延性。所选条目要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孟繁华校长同样也指出,辞典作为一本工具书,其权威性要摆在首位。在修订时,要沿着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结合当前的教育政策,客观地描述出民族教育的总况。万明钢教授就当前的修订工作给出了4点建议,一是条目要谨慎筛选,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各民族数量要均衡。三是内容书写方面要统一、规范,字字斟酌与推敲。四是内容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备权威性。孟立军教授则重点指出民族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词条还可以继续做一些相关的调整,例如“九部委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三州三区脱贫攻坚计划”等最新的国家条例都可以囊括进去。
会议由苏德教授作总结陈词。他指出,《教育大辞典》(民族卷)的修订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它不但是对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几十年来的工作做出了一个科学、客观地总结与梳理,更是对将来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与指引的作用。因此,他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与专家们能够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且提出十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建议将会对我们下一步继续完善大辞典的编撰与修订工作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同时,他还希望各位领导与专家们能够继续指导我们的工作,将来可以交出一份大家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