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2019年9月24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主办的“民族记忆•珍贵典藏”古籍特藏展在图书馆一层开幕。本次展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心筹备,也是中央民族大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邹吉忠、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曼瑜、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郑清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贾芳、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郑小惠、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杨健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相关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图书馆各部室主任等3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国家民委主题教育指导组第一组组长普永生应邀到会指导。开幕式由图书馆馆长刘明新主持,邹吉忠、刘惠平、王曼瑜等分别致辞。
邹吉忠在致辞中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和全校56个民族师生对本次古籍特藏展的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永远跟党走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永恒初心,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终身使命。本次展览是图书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结合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而搭建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平台和载体。重温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集体记忆,回溯中华文明不断吸纳包容、汇聚磅礴之力的心路历程,旨在唤起和激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意识和智慧力量。
刘惠平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刘惠平讲到,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与中央民族大学同为国家级文化教育单位,比邻而居,近年来携手开展了多项古籍保护工作,深刻践行了图书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守护典籍助力民族团结、国家进步的使命。刘惠平指出,古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民族古籍保护尤其需要各民族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她真诚地期待,图书馆人要牢记总书记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的嘱托,携手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以实际行动将古籍保护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王曼瑜在致辞中祝贺本次特藏展的顺利举办,并表示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以特藏展的形式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具有重要的意义。王曼瑜说,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汇集56个民族的行政区域,紫竹院街道一直致力于为驻区单位和地区群众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建设民族文化品牌高地,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今后紫竹院街道将继续挖掘地区民族特色,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共同营造“图书馆+”的城市文化生态。同时借助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联合社区、学校、居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争创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智慧街道,推动文化惠民,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嘉宾前往图书馆11层古籍特藏展展厅进行了首次参观。本次展览共展出馆藏36部代表性珍本古籍,既有汉文古籍,也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更有多种民族文字合璧珍本,以及图文并茂的民族图册和其他代表性的古籍文献。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力图通过陈列典籍中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记载,挖掘和弘扬其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的贡献。古籍特藏展展厅将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基地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向校内及社会长期开放,后续会发布具体开放时间和参观细则。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是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京内五所高校之一,古籍藏量22万余册,总量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特色鲜明,尤以民族文献的收藏独具优势。一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致力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嘱托,不断挖掘和整理民族文献资料,推动文化资源的互通共享,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摄影:惠萍)